从供应链入手推动农产品流通
作者:admin    发布于:2019-03-01 09:12    文字:【】【】【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农产品流通仍是我国经济的一块短板。201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要从“重视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等方面补齐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短板。
     建立稳定的双向供应链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方面,前端的农户尚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化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以及存储费用还需再降低;此外,我国的公路、铁路等运输费用也还有待降低。”
     商务部2018年6月1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国内贸易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5个百分点,接近美国的两倍;果蔬冷链流通率仅有20%左右,损耗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2018年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伴随GDP增长和物流需求增加,预计2018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将接近甚至超过13万亿元。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农产品在流通领域还存在一些弊端,影响了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未来需要以供应链理念塑造农产品流通新格局,使我国农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进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看来,农产品流通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稳定的双向供应链,要看重消费品的下行尤其是农产品的上行。这就需要既通过农业技术的提升来减少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浪费,也要注重培育农村优秀劳动力,并推动以农业为基础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乡村振兴,进而提高农产品的整体流通水平。”
     塑造农产品流通新格局
     林梦进一步分析称,以供应链理念塑造农产品流通新格局首先要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为农产品的多式联运创造条件,降低物流费用;要加大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投资,改善生鲜农产品仓储、冷藏、保鲜、运销设施条件;要完善物流操作规范、数据信息、质量安全认证等农产品物流相关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水平。”
     其次,要创新供应链模式,促进产销对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林梦表示,要支持“生鲜电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农产品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供应链创新模式,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专业大户、农户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提高农业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引导原产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分拣,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实现供应链增值。
     再次,要建设供应链信息平台 ,畅通农产品流通信息、提高流通效率。即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流通平台优化供应链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从交易撮合向信息整合、可视化管理、质量管控等服务转型;推动实现信息共享,将市场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到供应链各参与方,通过加强供应链协同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此外,还要夯实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支撑。”林梦认为,要加大对供应链各环节的金融支持,制定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到农产品流通供应链中去。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和专业机构加强相关供应链人才培训,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智力支持。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岭下西路中众合大厦11层
电话:0592-5906780
微信公众号:zzh_caccg      邮箱:zzh@caccg.cn
网址:http://www.caccg.cn     邮编:361008
Copyright © 2002-2011 中众合有限公司 版权 闽ICP备18021679号-1